信佛人李元松老師

止觀冥想初階講義 楊碩誠(明禪)發佈日期2014/11/09

止觀冥想初階講義


楊碩誠(明禪)

前言:止能強化意志力,觀能改造潛意識

        我們見到的任何一個小問題背後,都隱含著極複雜的原因在其中,有時花了大把精力,卻總是無法解決。譬如上台面對大家說話就會緊張、看見廣告商品就想要買、聽到美食節目介紹店家就想去吃、一上網即很難離線、路上被人超車便有火氣上來……等等,都不是表面看來如此單純,也不是想要解決,就立刻能解決得了,往往把處理情緒的力氣錯用方向,然後又一犯再犯懊惱不已。克服這些看似不困難的問題都這麼難,更何況處理有關生命走向、煩惱根源、自在解脫等光聽就覺得糾結難暸的大問題?

        過去個人因為上師(李元松老師)的指導因緣,對止觀禪修一直懷有深厚興趣,可是由於本性貪執,長期眷戀商場鑽營,以致未能好好把握機會,進一步親近上師深入學習。待上師往生後,突覺人生頓時失去依怙方向,加上投資失利,導致背負債務,身心備受煎熬,如墮萬丈深淵。在萬念俱灰時,藉由重閱上師文章,並遵其遺訓,隨分念佛,才慢慢走出瓶頸。二○○八年下半年,將手邊工作稍作調整安置,再度根據先師過往語示,開始運用止觀冥想,重新深入內在心性探索。在經歷一段時間實踐,且參研多種經論、聖者言教後,終於能夠約略掌握止觀奧義,也確定了「止觀」是一種可以有效解決開文所言「生命問題」──當然也包括「生活問題」的好方法。

        一般人或剛接觸修行者,普遍對「止觀法門」略顯陌生,接觸修行一段時間的人,則又會覺得「止觀」艱澀難懂。尤其目前仍流傳於坊間的止觀形式,大都需要另外撥出大量時間參修,對非出家人、非專業修行人恐怕形成學習障礙;要不就可能是鍛鍊手段不太善巧,很難將其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於是我嘗試在先師遺教與個人體驗基礎上,為「止觀」整理、設計出一些適合一般大眾在平日作息裡,就可以運用的修行方式。雖然說是重新整理、設計,但原理架構與施行要點,仍然不離先師過往指導與古傳止觀心法,我只不過起到略加修飾的作用。因此之後的內容裡,還是會針對傳統上有關止觀的概念、語彙做些適當說明,希望能扮演部分搭橋作用,讓大家不要被一些看似高深名詞影響,斷失直探驪龍寶珠的大好機會。

        在內容的安排上,我以五項主軸分別穿插在所有章節中,這五項主軸是:一‧觀念的建立與導正,二‧原理的說明與分析,三‧實踐方式的介紹,四‧實踐過程的境況,五‧容易遭遇問題的應對。希望透過循序漸進的說明,讓學習者在按文實踐後,達到能夠基本掌握止觀原理,並由其獲得定慧持續增長,確立修行方向及加強學習信心的成效。

        修行的目的本為解決痛苦,獲得喜樂、安心與自在。若越修越苦、越學越煩惱、越精進越受束縛,似乎違背了最初的願望,也讓人很難在修行的道路上持續邁進。我覺得許多人無法堅持道業,面對打坐、念佛、誦經等等修證功課,勉強交差了事,甚至視其為畏途,就是因為他未曾由這些法門裡獲得樂趣。唉,這是一件多麼可惜的事啊!其實只要調整好心態,掌握住原理,運用對方式,打坐、念佛、誦經以及其他無數法門,都會是令人湧現無限喜悅的絕妙良方,這是我個人透過止觀教法的薰習後,所湧發的深切感受。 

        在此還要再次指出,本講義中的關鍵性見解,大多源自我的上師,我只是將其援用、體驗然後再反饋出來而已。雖然先師往生時,留下規勸門人老實念佛的警語,但我因深受「止觀雙運」與「本地風光」此二法門恩澤,並憑藉止觀冥想,才能走出人生困境,還由此真正領略了念佛法門的偉大,所以不忍,也不敢獨自饗宴古道玄意,於是才將修習心得記錄下來,願亦有如我者,皆能同沾法露。不過因為在練習方法上,有部分是我個人揣摩上師闡述止觀原理而設計,雖自知與上師生前所傳法教無法同比,但希望與其原指導精神不致相距太遠,更深盼傳布止觀之學這個舉措,未有違逆先師遺訓之謬。


第一章    止觀冥想大意

第一節 止觀冥想的目的

        「止觀」是佛教中的一種修行方式。「止」為止息妄念,也就是我們一般俗稱的「定」;「觀」為觀察思維,目的在獲得「慧」。而「冥想」的意思也相差不遠,「冥」代表狀態,「想」代表思考,所以簡單來說,於「冥」中「想」,與於「止」中「觀」都是形容精神意識進入靜定階段後,所進行的一種觀察思維的方法。這種修行法門不是只有在佛教才有,印度許多瑜珈宗派都有此修行傳統,而其他地區或宗教,不管自覺不自覺,也常有這種形式的影子存在,只不過佛教將其運用得最為淋漓盡致。跟隨佛教的傳布發展走向,「止觀」也約略區分為南傳、北傳、藏傳幾種形態。雖然表面看來,各自之間所遵行的次第儀軌差異性極大,但其實背後的原理與目的卻系出同源,並無二致。

        要說明這個部分,必須簡單了解一下佛教修行的理趣。雖然有關佛教修行的宗派論述繁多,但基本上應該皆贊同「離苦得樂」與「超越輪迴」是其重要目標方向,而導致「苦」和「輪迴」的根本要素便是「薩迦耶見」,也就是「我見」。就如同治病一樣,首先必須由醫師找出病因,然後再選擇治療方式。我們經由佛陀與其之後諸多偉大修行聖者的告諭,知道導致我們心靈出現疾病的原因──「薩迦耶見」,接下來就是找出如何解決、根除這個問題的方法,而「止觀」正是其中極為有效的治療手段,甚至應該說是所有治療形式裡的關鍵要素。

        所有的佛教修行法門,不管明不明顯,基本上都蘊含著「止觀」結構。先不說直接標諸止觀法門的南傳不淨觀、安般法、十遍處,北傳天台的對治、不定、圓頓三止觀,連一般的誦經、持咒、拜懺,到淨土宗的念佛,禪宗的祖師禪、機鋒禪、公案禪、看話禪,藏傳拙火定、本尊觀修、大手印、大圓滿等等,全都融攝有「止觀」法門原理。為何「止觀」在佛教修行佔據如此地位?乍看之下不難理解:佛教本就是一個強調「定」「慧」等持的宗教,訓練修行人「由定生慧」與「由慧增定」的「止觀雙運」觀念受到重視,本就理所當然。可是若稍做細想,則會生起「定」的目的是甚麼?「慧」的目的是甚麼?「定」與「慧」的關係又是甚麼等疑惑?

        「定」的目的有五個,第一是必須具備定的能力,才能深入發現心識與生命問題的根源。第二是必須透過定,才能找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第三是尚未將問題解決前,必須借由定來保護自己。第四是解決問題過程中,需借由定來貫徹強化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五是階段性將問題解決後,需依靠定維持成果的效益,一直到問題完全解決。

        這五項目的可以再借用治病的過程來比擬:由第一項到第二項裡的定,就好像透過簡單的體溫計、血壓機到X光、抽血檢驗、超音波、核子共振般,逐步找出我們的病因。通常我們需要經由醫師(就如同上師)的協助,才能達成此一目的,但若醫學常識夠豐富(精研經論教理),也能只藉由這些儀器(定),便可自行探索解決方法。不過反過來說,在沒有醫師的前提下,不具備醫學知識與輔助儀器而想要找出病因與療法,是幾乎不可能的。只有知識沒有儀器,很難準確判斷問題根源,尤其是面對複雜的病症;缺乏知識光有儀器,則連方向都摸不清楚,就算由儀器裡看見病因,也會當面錯過不自知。

        一旦確定病源與療法(修行方式)後,第三項的定,就好像治療過程中,需要補充營養成分來調理體質、增加抵抗力,以免尚未治療成功就又再遭受其他感染,或是無法承受所使用的藥劑毒素,導致未蒙其利先受其害。第四項的定,如同我們吃藥時所喝的水,幫助我們將藥順利送入胃裡。更像打針時的針筒,沒有它就很難將藥劑注射進血液之中。此處的藥就是「慧」,三、四兩種狀態下的定,單純居於協助藥方治療的地位。但到了第五項所述,定已經跟慧皆同屬藥品,就跟中藥藥引與西藥輔料一樣,雖然不是由它負責治療,但藥裡面卻不能缺少這些成分。

        「慧」即是「般若智慧」,這跟我們一般提到的學識涵養、聰明才智並不相同。佛教裡的「慧」,專門用來解決關於生命解脫的問題。當然,一旦生命的問題得以安頓,生活上的問題自然也就輕鬆化解。回到開文所提到那些表面看似簡單的小問題,它們背後所形成的原因,跟我們生命苦痛、輪迴的根源完全一樣,因此只有將生命的根本無明──「我見」去除,才能真正將所有問題完全消弭,關於這部分的原理,將會在後面章節再詳述。「慧」的目的有兩個,第一個是發現問題,第二個是解決問題。其中在第一時,必須由「觀」才能發現問題,在第二時,必須由「觀」才能解決問題。雖然「般若智慧」原本具足,無奈烏雲障礙難以自現,可是我們卻幸運的能夠透過依止的明師,或流傳下來的經論記載,約略勾勒出向內探詢的方向藍圖。不過光有藍圖而不啟航,永遠無法到達目的地,就如有了治病的藥方卻不去服用道理相同,這個啟航及服藥的動作,就是「觀」。

        讓我們再稍做整理:「慧」的第一個目的與「定」的第一、二個目的的目標相同,此階段我們可以經由自身,但也可以靠著老師找出答案。接著「慧」的第二個目的與「定」的第三、四、五個目的則互為表裡、相輔相成,可是這部分卻無法只依賴老師,一定要自己也投入其中才行。其實「慧」與「定」分別還有第三和第六個目的存在,但那已經是道路到達終點後的景致,屬於大安心、大自在的果地展現,為不可思議的秘密境界,非我們文字可以論述的範圍了。


第二節 心識如何運作

        深入介紹止觀冥想原理前,必須先來瞭解「心識」是如何運作的。佛教唯識學派認為人具有八種「識」(某些宗派界定為九種,某些界定為六種,其實道理緣出一轍),各個「識」間關係複雜,是門很深的專業學問,簡要來說,當識流轉進入我們現在的色身後,形成由人的五種接收器官(根)──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皮膚,接觸到世間的五種現象(境)──形色、聲音、氣味、滋味、肌理,產生了五種覺知(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當我們的頭腦(意根)對前五識所接觸內容,產生概念、分析、判斷、記憶等(法),便形成我們熟知的思想意識(第六識)。也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六境(色、聲、香、味、觸、法)產生六識。

        第七識稱為末那識,位居前六識與第八識阿賴耶識的樞紐,它負責轉化前六識產生的作用力(業)後,儲存到第八識裡,並且於因緣具足時,將第八識中的業力種子提取至現象界。業力種子記錄著我們種種行為造作結果,它和阿賴耶識的關係就如同電腦的程式和記憶體,一旦有適當的硬體(軀體)和軟體(意識),CPU(末那識)就能由磁碟(阿賴耶識)裡,把資訊(業力)顯現出來。這麼類比仍有些不甚恰當之處,因為阿賴耶識這個記憶體,並不像電腦磁碟般有著具體形象,應該比較接近光、波或能量的狀態。意識的運作關係非常緊密,雖然名為八識,但實為一識。當我們這個階段的生命結束時,肉身和意識所附著的根器都會相繼毀壞,然後這八識含融的一識,便再繼續進入法界裡漂流,直到遇見另一次因緣和合,才又開始另一個階段的生命開展。

        流轉中的識本身不具備運算功能,只負責儲存我們所經歷的一切,可是它卻含藏著一股無明動力,這是一種對「我」的存在產生的錯誤認知,稱之為薩迦耶見,也就是我見。這股無明不斷催促著識對接觸到的因緣產生執取,當尚未形成新的生命形態時,它推動著識投入新生命。當已成為生命形態時,它又推動著阿賴耶識去影響末那識貪著於現在的生命形態,接著影響第六意識,由第六意識再影響眼、耳、鼻、舌、身識。如此環環相扣下,執取的動力越來越強,執取的範圍也越來越大,一直到這個生命形態結束,然後又再次投入新的生命形態,開始另一次循環,這就是生命不斷輪迴的根本原因。

        現代心理學家所提出的潛意識,或可稍微用於揣摩佛陀兩千多年前就闡述的第七、第八識,可是他們卻無力精確描繪潛意識的運作原理,更遑論「識」是如何形成生命的流轉。因為這些狀態根本無法透過一般世間觀察,或儀器檢析而發覺得到,唯有具足特殊能力(神通)或進入深禪定才可能見到。但就算看到這些現象,也不代表可以解決無明動力所產生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唯有透過修行。

        在此補充一個感想:以分析世間客觀存在現象為長的唯識,和以描述法界本來實像為宗的中觀,分別像是佛教皇冠上「有」、「空」兩顆明珠。他們一個代表著解釋問題,一個代表著解決問題,本就是一體的兩面,彼此相容無礙。不過有些人無法體會其深妙,進而執此一端,攻擊另一端,殊不知這實是尚未掌握佛法全貌的表現。如果確實了解一一法皆為一一病所設,也知凡有言說,都是相對真理,而非絕對真理的話,就應該在知道病源是甚麼後,趕緊服藥治療,而不是還繼續爭論藥的成分;也如同藉由地圖找到目標,便要立即邁開腳步上路,而非妄想看著地圖,目的地就會出現眼前。


第三節 止觀冥想的原理

        佛陀在尚未悟道時,在菩提樹下利用止觀這種在禪定中思維觀察的方法,發現了人類痛苦與輪迴的根源。不過為什麼思維觀察必須要在禪定裡做呢?這是因為一般日常生活中的思維觀察易受雜念影響,很難真正探究到事物現象的本質,也無法掌握心念瞬間起伏的變化。只有透過定境的凝結,才有辦法處理上述那些問題。

        雖然擁有定力,並不代表就能找到問題的答案,以及解決那些問題。但禪定就如同我們身處無菌實驗室一樣,很多研究就是要在這樣的空間裡完成,一旦離開實驗室,或是實驗室遭到汙染,研究結果就會出現誤差。而佛陀又如何能在發現答案的同時,並立即完成解脫圓滿呢?也是因佛陀原已具足無上甚深禪定,所以當他證悟圓滿智慧的同時,便能將所證悟內容徹行無礙,達至「知」和「行」、禪定與智慧完全等量並驅的境地。

        同樣的,我們由經論、文獻記載,也可看見許多古代大阿羅漢聖者,往往僅是聽到某句開示或閱讀到經典某段內容就當下開悟解脫的例子。當時的修行人,因為外緣干擾誘惑較少,一旦踏上求法道路,大多花大量時間在禪定的訓練上,雖然一時無法靠自己摸索找出生命問題的解答,但若時機因緣成熟,經由明師導引或依循經典裡指示方向,便能開啟般若智慧,親證涅槃。現代修行人雖然去佛住世已遠,但資訊流通發達,佛典取得便利,普遍教育程度與知識閱歷更比過往者提升許多,可是明心見性、證悟解脫的人卻如鳳毛麟角,當中雖然有身處末法時期,眾說紛紜反致干擾障礙的原因外,缺乏定力恐怕更是其關鍵要素。

        這麼說來,無法撥出太多空餘時間專心鍛練禪定的現代人,不就完全修證無望、安心無期了?其實不然,定力的獲得並不如我們想像般艱難,若能掌握要領,行、住、坐、臥、吃飯、談話、開車、工作皆能練習,不見得唯有專門撥出時間盤腿打坐才叫修定。更何況若是開啟般若智慧的方法及目標正確,當慧力逐漸增長時,定力也會隨之慢慢加深。只怕表面看似修慧,卻落得貪逐文辭、執取字義,身陷所知障而不自覺罷了。

        瞭解定在止觀中扮演的重要位置後,我們回到止觀為何能夠打破人類無明我執的原裡繼續說明。上一章曾就八識的狀況稍加分析過,人類因為平日忙於應付經由各項器官接觸外界所傳回的訊息,以及腦袋不斷衍生的種種思考、感受意識,導至根本無法有多餘的精力和機會,去深入察覺第七、第八識的存在。但是若能經過修止,便能暫時抑制這些紛亂的表面意識,讓我們的心進入一種前所未有的寧靜境地(定境)。這種境地有深有淺,具體情形後面章節會再詳述,不過原則上當修習者剛剛進入定境時會出現兩件事:首先是他會發現入定前後的差異性──平日雜念紛飛導致緊張、焦慮、衝動、執著等等情緒,於定境中會慢慢平息,且轉化為輕鬆、自然、恬適、愉悅等感受。第二是由於如同雲霧般的表層意識干擾逐漸散開,平日潛藏的底層意識一旦活動,就很容易觀察到。這兩個發現分別會帶來很重要的影響,第一件會讓修習者喜歡上定境,願意多花時間在定境的品嘗上,然後在離開定境時,也會將定的狀態延伸到日常生活,較不易受到煩亂的外境所影響。第二件則會令修習者知道無明動力確實存在,雖然暫時還無法解決,但至少已經有個因應方向。

        當「止」完成基本任務,接著就要靠「觀」來解決問題。我們已經知道無明我執的業力種子含融在第八識裡,可是第八識卻不是我們有能力隨意接觸、自由存取的地方,要如何處理這個情形呢?回到上一章提過的意識運作軌跡,第八識無明影響第七識,並透過第七識影響第六識,再由第六識影響前五識,這就像一條病毒傳染的路徑,但反過來看,它一樣也是條治療病毒的路徑。也就是說,可由我們所能掌握的前六識,往回影響第七識,然後再由其影響第八識,逐步達到我們設定的目標。因此「觀」的功能就是針對前六識治療,並且在定的輔助下,漸漸完成第七乃至第八識的修復。這之間用藥的選擇及服用方式,也就是「觀」的內容和實行方法,將會對治療的效果和時間長短起到重大影響。不同根器性格的人適用不同的觀修法門,如果不能審慎對症下藥,不但容易徒勞無功,甚至還會產生反效果。

        這個流程看來並不複雜,但是真正施行起來卻問題重重。就好比由地圖上觀看爬山的道路,理論上方向對了,要爬到山頂不是難事,可是實際上有很多路況與障礙是無法由地圖上察覺,唯有親自走過才能了解。所以若有嚮導同行當然是最好,不然也要多參考曾經有爬過這座山經驗者留下的紀錄,總是能避免掉許多無謂的冤枉路和危險陷阱。當「觀」也完成它的基本任務後,又必須依靠「止」來維持與深化結果,兩者就這麼互為基石、交相施力,直到定慧圓融的體證過程,就是「止觀雙運」的修持原理。


第四節 止觀冥想的類型

        「止」與「觀」雖然到最後是並行無礙、交融合一,但在不同止觀冥想形式裡,一開始的重心仍有所差異。有的以止為主,以觀為輔,有的以觀為主,以止為輔,有的先止後觀,有的先觀後止,有的止觀齊行;也有由止入觀,或由觀入止,或止觀迴入;還有止中帶觀,或觀中帶止,或止觀同俱。簡要來說,有些方式偏重止,有些偏重觀,而有些兩者並重。目前仍在沿傳的修行法門裡,安般法先止後觀,拙火定止中帶觀,十遍處由觀入止,默照禪由止入觀,但皆偏重止;不淨觀、無常觀、無我觀先觀後止,看話禪、公案禪觀中帶止,但皆偏重觀;本尊觀修法止觀齊行,大手印、大圓滿、祖師禪止觀迴入,念佛法門止觀同俱,則皆止觀並重。不過這僅是約略區分,不能做為唯一標準。

        方法的本身並無好壞之分,完全在於修習者本身適不適合應用。一般而言,喜歡思考的人,也就是偏重理性或是佛經所說的「法行人」,比較容易由「觀」入手;善用直覺的人,也就是偏重感性或是佛經所說的「信行人」,比較容易由「止」入手。這樣的安排,是一種順應本性的方式,修習者易在較無抗拒的狀態下穩定成長。不過若是在修習者道心、信心或出離心比較強的情況下,採用對治方式,讓「法行人」先修止,讓「信行人」先修觀,也許反而更能達到突破進步。這個情形由修習者負面角度來看也是如此,例如慾望較強的「貪行人」,若以心性原理,應該比較容易掌握「觀」法,但有時為了壓制他的貪念,可能需先施以「止」法;執迷較強的「癡行人」,若以心性原理,應該比較容易掌握止法,但有時為了破除他的痴念,可能需先施以「觀」法。不過以此分類仍然很難精確,如同「嗔行人」便有可能偏貪,也可能偏癡,而且大多數人是三毒並存。

        再舉天台教法將止觀分判有對治止觀、漸次止觀、圓頓止觀三類,其實也是為了方便修習者掌握的設置。因為由目標來看,所有法門的建立都是為了對治人類的無明;以過程來看,所有法門的修證都需要時間──不論是快是慢,也都會歷經心境轉換──不論是淺是深;以結果來看,所有法門皆同源涅槃,亦終同歸涅槃。於是對治止觀中含融漸次、圓頓法,漸次止觀中含對治、圓融法,圓融止觀中含對治、漸次法,三者表面分立,實則殊途同歸。

        因此要採用甚麼止觀冥想形式開始修習,可能無法簡單用固定公式套入選擇。如果身旁真的沒有師長可以諮詢,可以先將後面章節裡介紹的幾種方法分別嘗試一下,然後再由中挑出自己實行起來最喜歡、最有感應的就好。一旦於修習過程中,出現停滯、無法超越的情況時,可再重新調整更換。但是要注意的是,過多更動主修內容,也很容易導致成效無法累聚,就好像水燒燒停停,永遠不可能煮開一樣。


第五節 止觀與催眠的不同

        止觀和心理學上的催眠治療有許多地方非常類似,但是仍有幾處關鍵上的不同點,略述如下:
  1. 催眠一般需由醫師、催眠師協助,解決問題過程交由他人掌握;止觀則由自己修習而得,解決問題方向也由自己控制。
  2. 催眠常屬被動,被催眠者若配合意願不高,很難進入催眠狀態;止觀則是自己主動為之,只要方法正確,大多能進入止觀情境。
  3. 催眠解決的問題大多屬心理層面,止觀解決的問題偏向生命根源。
  4. 催眠中的淺度催眠屬欲界定範圍,深度催眠屬無自主的空定範圍,由佛教禪定觀點來看,都不是正確的定境,因此對人的助力有限。
  5. 於催眠境中,非常強調對被催眠者所被動浮現影像的誘發,這些不自主、被動顯現的境界,在止觀修習裡,大多被當成幻境而予以摒棄,不會花太多時間在執著於這些境相的處理上。而止觀冥想中所構建的影像,是由自己有方向性的模擬出來,目的是為了具體呈現問題。
  6. 最重要的是心理醫生、催眠師與止觀修習者對問題的處理、解決方式不同,也就是治療藥方不同。這是因為雙方對宇宙現象本質以及意識、潛意識產生問題的原因和原理看法不同,所以開出的藥方自然不一樣。
        因而由我個人經驗所知,雖然催眠確實能夠幫助人們解決部分心理上的問題,可是卻無法根絕人類心靈苦痛、不安的根源。相反的,止觀冥想不但可以做到心理學、催眠所能完成的功效,還能破除其所無法跨越的障礙。

第二章 止觀冥想的基礎修習

第一節 前行準備

        前面章節談了這麼多,主要是想讓學習止觀者建立起正確觀念,一旦調整好心態,接著就可以進入止觀的實修階段。可是正式修習前,仍有些基礎條件必須提前準備,就如同我們即將開啟一段野外長途旅程,除了要先收集資料、研究地圖外,平日就要鍛鍊體力,出發前須檢查衣物、乾糧、飲水等裝備,出門時還要留意瓦斯、門窗,以免後顧之憂的道理一樣。而以下就是踏上止觀旅程時的幾項基礎前行:

一‧懺悔:
        先不說每個人累世以來所積存的業力種子,就光這輩子,不管是出於有心無心,肯定也犯下不少錯事,結下許多惡緣。這些潛伏在我們身上的惡業,就如同背負在我們身上的包袱,平時就已是種負擔,更何況對一個打算要長途旅行的人!如果不去正視這些惡業種子,它便很容易在我們鍛鍊禪定時,化為煩惱、焦慮、擔憂、壓力、恐懼…….等情緒來障礙我們禪定。

        要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太難,只要能真心誠意的自我懺悔就可以。懺悔可以在佛像前,也可對著虛空,可以在他人面前,也可以獨自一人,可以依循儀軌,也可以不拘形式。我們要學習與佛、菩薩對話,與虛空、法界溝通,把自己過往所犯下的錯誤,一一回憶、表露出來,並立下心願,不再重蹈覆轍。我們仍在修行的半路上,會犯錯很正常,若是再犯,就再懺悔,如此不斷重複,直到道業成就為止。一個經常懺悔的人,不但障礙修行的業力會逐漸減少,心地也會柔軟許多,這將讓修習者較懂得體諒他人與環境,並更容易與學習的法門相應。


二‧守戒:
        這裡的守戒,強調的是戒律的精神,而非戒律的形式。戒律創立的原因,是為了保護修行人,正如同法律是為了保護人民一樣。社會結構急速變遷,造成許多古代制定的戒律早已不合時宜,若是一昧鄉愿固守,反而可能障礙修行。因此一般人並不需要太過理會龐雜繁瑣的戒條,只要掌握住大原則就好。個人認為現代修行人面對古代戒律,最容易疏忽卻也最為關鍵的是”妄語”一項。,因為它的罪過看來不若殺、盜、淫明顯,造成我們常常不自覺就犯下錯誤,可是正因如此,它對修行的影響往往也最大。所以在這裡所提的守戒一事,大部分是針對妄語而談。妄語的內容包括說謊、背後批評人、人前人後說話不一、說話罵人傷人、說話內容過度美化誇張等等。身處商業環境裡的人,不易完全遵守這個戒律,但是離開商場回到生活時,若仍無法有效修正,恐怕就有問題了。

        過去先師曾強調說,一個現代人學法過程裡,只要遵守法律、不要傷害他人,就是守住戒律的基本精神。一旦守住此基本精神,就無須再給自己壓力,跟自己為難。畢竟修行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尤其對非專業出家修行者,若背負著太多框架、太多包袱、太多壓力與限制,是很難在此道路走得順利及長久的。


三‧善盡本分:
        如之前所說,一個外出的人,若出門忘了關瓦斯,肯定在外無法安心。一樣的道裡,份內的工作、責任尚未完成時,就想打坐、修法,也是很難有成效。當然這並非要你處理完人生所有的俗務才能修行,而是至少需大致對工作、家庭、朋友間盡到基本義務,如此在修證過程中,比較不會產生負面干擾。

四‧運動:
        可能有人會感到奇怪,運動與修習止觀有何關聯?其實原因很多,提出兩項主因說明:第一是修行是一條漫長的道路,跟我們打拼事業一樣,身體健康的人比較有本錢長期抗戰,而且身體的狀況很容易影響心理情緒,維持較佳生理機能,對止觀的體悟有一定助力。第二是持續的運動鍛鍊,對修習者意志力提升很有幫助,一個對運動懷有惰性的人,想在修行道路上有所成就恐非易事。不過運動的重點不是在量的大小,主要在於能否持續。沒有特殊運動嗜好的人,騎騎單車、爬爬山、打打太極甚至散散步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也有人認為靜坐修定本身就對身體有幫助,何必多花時間運動?其實這個觀念並不完全正確,除非專門以氣功或特殊方式修練,要不然生理機能的強化,僅是大多數修證法門的附加產物,而非主要目的。修行基本上仍以解決心性問題為首要之務,雖然進入禪定時,氣息的平穩循環及心識妄想的沉澱休息,也會帶動身體優化,但為避免誤導方向,以及增加學習過程的複雜性,通常較不會花太多時間在處理生理問題上著墨。中醫養生講究陰陽協調,只動不靜或只靜不動都違反自然法則,況且適度運動,對於改善有時因長期靜坐產生的氣結問題,也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古人所說「體動心靜,延壽良方」是很有道理的一句話。


五‧開放心靈:
        誠如在第二點守戒裡說的,修行是一條漫長的道路,若是過於壓抑,恐怕對道業反而有害。所以在完成以上前行後,就要想辦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疏導情緒的方法。如果本來就喜歡運動,那麼運動即是一種疏導方式,要不然看電影、旅遊、看書、聽音樂甚至逛街、上網玩遊戲都可以,只要符合不違背法律、不傷害他人的大原則,這些都是值得鼓勵的事,不必整日背著一個修行人的框框在身上。當然如果有一天你在修習道路上摸索出興趣,便會發現打坐、念佛、誦經其實都是疏導情緒的良方,到那時你就會真正喜歡上這些事,而不再把它們當成是修行,只是勉強或不得不的例行公事了。

        以上列出的幾項內容,雖然稱為前行,可是就算在止觀修習過程中,也是佔據極為重要地位。因此我更願意稱其為基石,因為它們為修習者的修證打下穩固的樁腳,修習者也藉著站立在它們之上,才有辦法探求更高、更深的證悟之道。


第二節 止門簡說

(一) 定的原理

        禪定的訓練屬於止觀中的止學,本來站在修證立場,兩者理應合說,但是「定」有其專門次第理論,而且任何觀行都至少要有少分定力才能進行,因此我們先把如何鍛鍊基本禪定提撥出來稍做解析。定力訓練的原理很簡單:人類平日的思慮非常紛雜,導致心境難以安寧,可是念頭起伏很難自由控制,往往愈想壓抑它,反而愈造成它波動不止。這是因為我們對意念形成過程不了解,錯用方式對待它,才出現這種結果。

        如果我們閉上眼睛觀察,會發現腦海裡的念頭雖然不停竄出,每一個念頭卻也都終究會消失,不可能有哪個念頭會一直停在腦裡不動、不變。就像元宵節放的天燈一樣,就算它飛得再高,燈內的火苗終究會熄滅,那時它自然會落下來。如果我們花太多時間精神,去對治一些自然就會消失的問題,似乎有些浪費力氣。而且當我們內心想要去克制念頭時,腦海就會多出一個想去克制念頭的念頭,原本希望減少念頭,但是卻冒出更多念頭,可見想去強壓妄念平息的做法並不聰明。

        因此一般禪定訓練,大都是讓修習者先將心念暫時專注在某一件事物上(所緣境),例如身上某個部位或呼吸。一旦這個專注的意念能夠平穩持續維持,那麼其他的念頭也就會慢慢減少,等到其他念頭幾乎完全平息後,我們再把眼前正在專注的意念漸漸放鬆。最後直到連這個專注的念頭都捨棄時,我們的內心便會滑入一種極為輕鬆、清明、寧靜的狀態,這就是所謂的定境。


(二) 定境的階段

        根據覺受的狀態和心念不動的程度,定境可分為很多種類與階段,阿含經內將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稱為正定,和之後的空處定、識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定合稱四禪八定。另在進入初禪之前還有粗分定、細分定、欲界定、未到地定等。

        只要生活中不是處於焦慮、緊張、憤怒、忘失等狀態,他便至少是在粗分定範圍內;若狀態能夠較為清明、輕鬆些,那麼就已進入細分定,像是在泡茶、散步等時段多是如此。一般人只要很專注做一件事,就很容易有欲界定的經驗。例如看書、開車、看電視、打電腦到完全投入其中,還有些極限運動(衝浪、滑雪之類),也常會進入一種短暫忘我的狀態,都算是欲界定的範圍。這種定因為專注於所緣境的力量很強,在狀態內時雖然會產生舒適感,但因身心都還處於緊繃,所以一旦離開狀態,就會顯現出疲憊的感覺。可是如果能夠在欲界定時,稍微將專注力放鬆,不必緊扣住所緣境,僅須輕輕跟著,就有辦法進入初禪定的前緣──未到地定。有些人在運動(跑步、游泳等單一重覆運動)時,誤打誤撞也會到此階段;看電視、電腦時的所緣境內容一直轉化,因此比較難;看書內容若單純、熟悉(如讀經典),也能入未到地定,要是曲折、複雜(如小說),就不太容易。

        那麼怎樣的狀態是在未到地定裡呢?舉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就是到了未到地定後,外界若有輕微聲響出現,我們可以聽見,但卻不會攀附在這個聲音上,也就是說不容易出現這是甚麼聲音、從哪裡來等念頭。未到地定雖然定境不像初禪深,一般在定學的指導裡,也未把它列入正式禪定,可是它在止觀中的地位卻非常重要。因為大多數「觀」行,都是在未到地定裡進行,甚至可說止觀主要結構基本上都必須在此開展。

        在粗分定、細分定時,心念起伏仍不穩定,想要進行「觀」行,很容易被干擾;欲界定對所緣境抓取力太強,無法分心做「觀」;可是一旦進入初禪定後,心念已經趨於靜止,偏向不動的狀態,這時想要進行「觀」行,又反而很難啟動運作,因此未到地定是最適合做觀行的地方。此見解是我經由上師處所知曉,經過修習後,也確認於此無誤。這觀點看來好像並非特別重要,可是卻是進行止觀實證的關鍵處。它不但釐清止觀由理論轉為執行時,所易產生的模糊地帶,更幫助修習者減少眾多摸索時間。

        不過最適合做觀行,並不是代表這裡的狀態是最好的,對一個修行人來說,定慧的開發是沒有止境。能夠擁有進出未到地定自如的能力時,就必須朝向初禪邁進,擁有進出初禪自如的能力時,就要向二禪邁進,並如此不斷類推下去。擁有出入禪定的能力,並不代表修行就比較好,可是這卻是在修證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依靠。請特別注意「進出自如」這句話,代表著我們能夠自由決定要進入或離開定境,而不是看機會、碰運氣才能入出定。吾師曾言:修行人入定是要不要,而非能不能。這真是一句值得我們自期的至理名言。


(三) 定的修習

        禪定的鍛鍊並不侷限在靜坐上,而且也不能只侷限在靜坐上。修習者須透過日常生活裡的實踐,加深靜坐中禪定的品質,然後又將靜坐裡持續深化的定境,於離座時援用到日常生活中,如此循環相持,才是修定的正途。一個僅能在打坐時保持心情寧靜,回到生活中卻依然煩躁的人,以及一個平日看似八風吹不動,但在靜坐時,卻無法平息紛飛雜念的人,都不能算是掌握住習定要領。以下簡要說明,初學者可以在靜坐與日常活動中練習禪定的方式:

一‧靜坐:

1‧如果打算靜坐的時間長些,就找個安靜的地方,並且先交代家人不要打擾。如果沒有多餘時間,則辦公室、公車上、咖啡廳、公園、客廳任何地點皆可,五分鐘、十分鐘不限,如此可培養時常靜坐的習慣。靜坐前可用手機、鬧鐘定好時間,以免坐的時候,擔心超過時間而分心。

2‧傳統上靜坐姿勢有所謂七支法的要求,但根據經驗,那些並不是必要的因素。總體上來說,只要坐得舒適,但又不太放逸就可以。比如盤腿可根據個人習慣採用雙盤、單盤、散盤,若真的沒辦法,完全不盤也行。眼睛閉上,意念比較容易集中,不過有點昏沉時,也可把眼睛微微張開。身體支撐不住,可以在腰椎上靠個墊子,但儘量別整個背靠著,會很容易睡著。但要是真的很累,就去睡;臉上、身上會癢,就去抓抓;腳麻得痛了,就起身動動。一昧的強忍,反而會影響定的品質。

3‧如果把意念放在注意呼吸上,剛開始可以用數息法,就是將自己的吸氣或呼氣由一數到十,然後再依此重複循環。人比較昏沉時,建議數吸息,人比較散亂,則數呼息,但不要呼息、吸息一起數,這樣會有壓迫感,氣息容易不順。如果數息的念頭有時忘失了,不必過於在意,更無需後悔,只要再回到數息上就好。等到數息數到覺得心念比較平穩、放鬆,就可以捨掉數息的念頭,只讓意念跟著呼吸的進出或丹田的起伏即可,如此稱為隨息。當隨息更加熟練、穩定後,甚至連「隨」都可放棄,僅僅感覺著息就好。一旦能熟悉掌握此過程,就算初步達成靜坐修定的基本目標。

4‧如果把所緣境放在自己身上,一般建議會放在身體比較下盤的位置,如肚臍、丹田、腳底等。如果放在身體上方,如頭頂、眉心,雖然比較容易清醒,但時間久了,可能會導致頭脹、頭痛、上火等問題。放在喉嚨、心口則常有氣息不順、胸悶的現象。所緣境為呼吸的情況也一樣,可以緣呼吸在腹部的起伏,可以緣呼吸進出身體的情況,也可以緣呼吸經過鼻子下方的區域,練習試試那種比較好掌握,就用那一種。大致的優劣是,所緣境在身體下部,意念會比較沉靜,但容易出現昏沉;所緣境在上部,意念會較為清明,但稍不易放鬆,導致生理上可能出現問題,所以不宜時間過長。以上為約略建議,具體可視個人不同情況而嘗試調整。

5‧若無專人指導,對於體內流動的氣息,儘量別採用強迫導引的方式,以免走岔氣,產生俗稱「走火」現象。假如靜坐時間比較久,離坐時不要太急促,最好能先簡單按摩一下身體再起來。在靜坐過程若出現一些幻境,不管內容是好是壞,都須保持平常心,知道那些皆是屬於虛幻不實的假象,不要被其牽引,繼續回到所緣境上即可。可是如果心裡產生恐懼,或一直受到影響,那麼可於心中默念佛號,大多就會解決,要不乾脆睜開眼睛,等心情調適好再坐。

二‧日常活動:

1‧剛開始在日常活動中鍛練禪定力,也必須先由收攝心念開始。一般人平日的意念非常散亂,神識一直依附著外境的變化而波動,連自己不是自己的主人也不自知。想要心念不隨境轉似乎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困難並非不行,關鍵點就在於是否找對方法。而方法的起點,是必須先找回奔放在外的心念,用具體一點的方式說,就是:知道自己正在做甚麼──走路的時候知道自己在走路,吃飯的時候知道自己在吃飯,工作的時候知道自己在工作,說話的時候知道自己在說話。一切時刻念念分明,一切時刻活在眼前。

2‧剛開始練習將心念收攝回來的時候,可能會因為過於刻意,而顯得有點僵硬、不自然。基本上只要稍微放鬆,掌握住清楚知道,但不要控制動作的原則,並像靜坐時,若「知道」的這個念頭忘失,不需去懊悔,發現的同時,立刻又回到「知道」這件事就可以。只要持續練習一段時間,收攝心念這件事,便會成為一種習慣,完全自然的融入在你生活之中。有一個口訣可供參考,那便是:既輕鬆又清醒,既清醒又輕鬆。

3‧收攝心念是生活中修定的基本入手處,但也是最後的歸止點,其中差別唯在於「作意」和「無作意」而已。由「作意」到「無作意」看似簡單,中間卻需要經過某些突破關鍵,及保持恆心的練習。這些關鍵的超越,可由其它某些修練方式達到,但若一直維持「知道自己正在做甚麼」、「一心一境」這個方法,也是能夠完成目標,這便是「只管打坐」的力量。


(四) 小結

        就算不以修行解脫為目標的一般大眾,光是借由基礎定力的培養,也能在生活裡獲得許多益處。不但能夠帶動意志力的強化,更能提升抗壓能力,情緒也比較不易急躁、焦慮。可是如果是志在超越生命困惑者,當上述靜中與動中修習定力的功夫稍有基礎,就可以(或應該說是最好可以)正式進入止觀修習的範疇。雖然未經定力訓練,也能緣「觀行」進行定的深化,換句話說,就是以止觀裡的「觀」門當所緣境,然後隨著觀行的深入,定力也會逐步增強。可是如果在進行止觀法門修習前,能夠先具備基本定力,那麼將更容易體會止觀要領,也比較有辦法掌握「觀」的狀態。

        不過反過來說,如果只是不斷持續在定力的增長上用功,也可能讓定力變成一種「頑定」。就像是在洪水氾濫的河岸築起堤防,短期內可能把問題擋住,可是卻並未真正解決問題。尤其更值得擔心的是,有時因為定力這道堤防的阻隔,形成一種太平假象。因我們看不見問題的出現,就誤認已經沒有問題存在,殊不知另一股滾滾大浪正在堤岸後形成!而「觀」就如河水的疏濬、導引、分洪等工程,若能與「止」的堤防相互配合,才是保證「心」這條大河長治久安之道。


第三節 觀門簡說

(一)    觀門源流

        一般談論到止觀中的觀門,通常只描述施行的方法,很少解析它的原理。這是因為「觀」就像一張由衛星拍下的空照圖,在佛陀證道前,他與同時代或更早的諸多瑜珈修行者,便是憑著這張並未標示任何文字註解的空照圖,開始踏上探求解決生命之惑的迢迢旅途。雖然由此圖上,可清楚看出山川河流、道路走向,可是證悟的寶藏到底埋在何處,根本沒有任何標示。因此僅能透過自己的雙足,不斷地在這塊土地上來回奔走,以期有朝一日,能夠將寶藏找出來。

        佛陀正是以這樣一個看似完善,卻又相當原始的工具,獨自發現了智慧根源──涅槃境地的所在。當佛陀證道之後,他為我們在這張地圖的寶藏位置上方,豎立起一座燈塔,從此我們不必憑空摸索,終於有了可以依止的座標。然後又經過之後眾多聖者的努力,這張地圖上的引導標誌越來越豐富,通往寶藏的道路,也愈來愈多被開鑿出來。(但這卻也造成另一個問題,後世學習者拿到空照圖時,往往被琳瑯滿目的沿路標示所迷惑,反而忽略寶藏位置,錯失直探根源的好機會。)

        由上面的比喻,延伸至「觀」門發展的軌跡:一開始「觀」是「察覺問題、尋求答案」的工具,因為尚未出現正確解答,所以比較像顯微鏡等單純的觀察儀器。可是當佛陀找出正確解答後,修行人運用「觀」,已經偏向為「解決問題、整治過患」的方式。好比已經由醫生告知生了甚麼病,我們便把心力專注在治療上就好,大可不必回頭自己動手檢查自己生了甚麼病的道理相同。於是時間一長,多數人已習慣談論「觀」時,只講實踐方法,並不太在乎它運行的原理。


(二) 觀門原理與練習

        後世所傳止觀法門(或所有修行法門),就如同一帖帖開好的藥劑一樣,通常只要按照療程持續服用,時間一到,我們的病自然就會消弭無蹤。不過麻煩的是在於:1‧病人對醫生沒有信心,2‧沒有按時服用,3‧體質不適合目前吃的這帖藥,可是醫生或自己並不知道,4‧無法確定自己該吃何種藥等原因,導致治療效果不如預期。為了解決這幾項問題,在此簡要將「觀」,分別按照其功能做出解析,並嘗試運用些易懂方式,讓修習者親自體驗實踐過程的差別。這些方式可能並非傳統佛教修證觀法,但希望藉由這些淺顯的類比導引,達到令人輕鬆了解「觀」行原理的目的:

一‧「察覺問題、尋求答案」的「觀」

1‧這是一種在定境中尋伺觀察的方法,如果已經對定力有基本掌握,就可直接在未到地定裡操作。不過定力若尚未穩定嫻熟,也可先讓心情沉澱安靜下來,然後依照下列「觀」的程序逐步進行。

2‧初入「觀」的第一步,可先練習影像的掌握能力。待靜坐心念和緩之後,嘗試將在現在所處的空間影像,於腦海裡慢慢浮現出來。由你所坐位置前方的大致畫面開始,然後兩側,接著到後方、下方、上方,之後再到畫面裡的細節,如家具、壁飾乃至自己整個人,逐步形成一座立體場景。等掌握好這個部分,可再試試浮現其它的空間、人物。整個過程不要急躁,不要太用力,讓一切自然緩緩呈現。記得你不是個畫面控制者,只是個觀察者。這個訓練很有用處,它可以幫助我們在之後正式的「觀」行中,具備將文字、法意的內涵,轉化為實際情境的能力。

3‧通常正式進行「觀」行時,要先設定一個問題,例如人為何會緊張、生氣?貪念、欲望是由哪裡產生的?要如何才不會痛苦,不會煩惱?還是進一步的,無明是甚麼?涅槃又是甚麼?或者如禪宗所參,什麼是祖師西來意?何謂庭前柏樹子?等等。而且進入「觀」行前,這些問題大多已經在平時思考過很多次,等到一進入定境裡,很快就能迄於之前思考基礎繼續深觀。

4‧不過剛開始我們先不要設定太深的問題,暫且以常會在生活上遇見的情況作練習,像是我今天為什麼要和老婆(或任何家人)吵架?今天工作時為何會犯錯?到百貨公司或網上購物為什麼無法節制?或者只是我上次買的一本書放在那裡了?
用第一個例子來舉例模擬步驟:
a‧靜坐平息心念,於心中逐漸模擬浮現出老婆(或任何家人)影像。
b‧浮現今天兩人未爭吵前的互動。
c‧場景慢慢演進到兩人的引起爭吵過程。
d‧正式進入爭吵狀態。
e‧吵完架後兩人各自的情形。
這個過程也可以由後往前推,也就是先由吵完架場景開始,再往前逐步倒推至未爭吵前。模擬時先不必加上分析或判斷,只要觀察就好。若能把生活中遇見的一些事情,運用這樣方式練習幾次,將很容易掌握「觀」的要領。

5‧等觀察單純的外在發展現像熟練後,便可漸漸把「觀」由簡轉深,由表面轉化至內在思考、情緒、感受、動力等層面,並由只是觀察轉而加入分析。最後再自反覆的深觀裡,萃取出問題的答案。

二‧「解決問題、整治過患」的「觀」

1‧運用這種觀行,大多緣自兩種情況:第一是自己透過上述「察覺問題、尋求答案」的「觀」,找到問題的源頭,然後再利用此對治方式的「觀」,來根除問題。第二是自己並未尋求出真正問題的原點,僅憑老師的指示,或透過閱讀經典、書籍找到這種施行方法。

2‧不管你對問題的根源了不了解,只要修習這類觀行,就會對問題產生治療的成果。也許過程裡,你根本不清楚這種觀行為何會有療效,也不知道它的治療原理,可是只要持續實踐,問題自然就會慢慢解決,就像病人並不需要研究藥的成分也能治好病,是一樣道理。

3‧這類觀行根據它的對治內容和方式,可區分為暫時服用(如不淨觀、慈心觀等),和一直服用(如念佛止觀、圓頓止觀等)兩類。暫時服用的觀行,大多完成階段式任務,也就是對治好某些問題後,便功成身退,然後再換另一種形態的觀行,繼續對治另一種問題。而可一直服用的觀行,則是由一開始,或接替某種暫時服用的觀行後,便可持續運用至道業成就的修習方法。

        兩者各有其優缺點:前者如單一抗生素,在知道病源情況下,對治療效快。可是必須根據不同時期的不同感染,調整用藥內容,否則可能會有用藥錯誤的風險。後者如廣效抗生素,不管知道或不知道明確感染內容,都可以用來對抗病毒,並且還可同時處理多種感染,也不需經常更動用藥種類。但是並不是任何人都適合使用這種藥,且對部分患者,會出現療效緩慢的情況。一般來說,前者治療的問題比較明顯、容易發現,通常是外在習氣的顯現,例如貪、嗔、癡、傲慢、恐懼、怠惰……等,後者治療的問題比較模糊,也相對深層,像是我執、法執、無明等,但有時兩者的界線也不那麼明顯。

4‧同樣的,我們也先不以太大、太複雜的問題,來說明此類觀行步驟。在此向大家介紹一種治療心靈疾病的常見良方,並用它來模擬觀行運作階段。可是我們通常不瞭解這個良方的優點,當然更極少探究它之所以能對治心靈疾病的流程──這個良方就是讀詩(或名言佳句)。先師曾鼓勵我們多吟詠經典、古詩詞,其中這個「吟詠」,正是將文字所代表的意涵,轉化為「情境」的利器。就算不特別對文字內容作止觀運行,這個藉由吟詠過程而凝結出的情境,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對我們的意識乃至潛意識,起到薰習改造作用。下面將此過程濃縮至一次靜坐觀行裡,幫助大家透視這種轉化的軌跡:
a‧選出一句讀來頗有感觸的詩詞、名句,如「歲月催人老,虛名誤人深」、「莫論人長短,先思己何如」、「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癡」、「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竹徑任憑風去掃,柴門且待月來關」…….等。
b‧先不必深入思考,只需要反覆誦讀幾次,並在閉上眼睛後,文句仍能清晰浮現腦海。
c‧接著繼續於吟詠、誦讀過程,慢慢滲出對這些詞句的感觸,然後將心境沉浸在這種感觸裡。
d‧沉浸一段時間後,嘗試把這種感觸轉化成具體的影像,也就是把感觸連結到自己曾發生過、見過或聽過的情境上,將其模擬具象化,且深入觀察。
e‧又待深觀一段時間後,再將這個「觀」的過程,重新凝結回成為一種感觸、心情、體會。
f‧等到離坐回到日常生活後,這個凝結的感觸,就會在我們再次閱讀此詞句,或是遭遇相似生活場景,或是看見、聽見某些相關聯事物時,甚至完全不經意間浮現出來。
g‧接著經由這些浮現,又再次深化我們對此詞句的體會,然後於不斷交互薰化中,這些經典、名句裡所要傳遞的意境與內涵,便會逐漸融為我們內在性格,如此也就達成觀行的目的。


(三) 小結

        正式觀修法門的原理,雖然比上節介紹方式更為深廣,但基本運行軌跡卻頗為類似:持修觀法↔凝結情境↔形成感觸↔薰脩意識↔破除妄見↔扭轉動力↔淨化習氣↔道業成就(↔符號代表此流程為雙向影響)。此流程是一種以觀對治病根的過程,也就是對底層意識進行徹底改造。其中會隨著運用手段,產生療效的快、慢、強、弱、深、淺、廣、窄、直接、間接等不同。由薰脩意識到淨化習氣間的作用形式,也有滲透、鑽鑿、分解、隔離、浸染、粉碎、消融等區別。當然這是屬於個人修業部分,但以一個菩薩志向的追隨者而言,完成自我救贖之後,仍有普學法門,廣度眾生的道路須不斷前行。不過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空有夢想卻缺乏實踐能力,恐易流於眼高手低的窘境。

        一旦對「觀」具備基本概念與實行經驗,並在「止」力鍛鍊上也有初步掌握後,對於正式進入止觀法門的修習,將會有很大的幫助。後面的章節裡,我們將介紹一些適合普羅大眾的止觀方式,若能確實執行,你會發現止觀法門看似深奧,卻理路清晰的修學次第,也將體會雖然平實,卻卓有成效的具體變化。


第三章 止觀正行

        在這章中,我們將正式介紹一些止觀的修習方法,有興趣的人,可以挑出一種契機的內容專修,也可以分別嘗試運用,甚至一旦掌握住原理,還可以自行創作發揮,不過前提是,你得先解決了自己的問題。下述方法中,由修習速度而言,雖有快、慢之距,由體證過程來說,雖有頓、漸之別,但從最終結果檢視,卻無高、低之分,唯有適不適合而已。套句前中國領導人的一句話,不管黑貓、白貓,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因此只要管自己實踐的修行方式有沒有用,對自己有沒有幫助,無須理會他人使用的方式如不如法,了不了義。密勒日巴大師曾言:「一心定慧之進境,遂忘宗派門戶見。」正是最佳寫照。

        甚麼是對自己有幫助的修習法門呢?在此我樂於向大家推薦過往先師曾列舉的五項判定標準:「樂、定、安、明、愛」。凡是能夠令自己學習的過程符合1‧愈來愈快樂,2‧定力愈來愈強,3‧愈來愈安心,4‧在修行上愈來愈沒有疑惑,5‧愈來愈有愛心等五個原則的修證方式,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這五項標準並非一定要全部達到,只要其中幾項有在進步就可以。但反之,若學習這個方法後,卻愈來愈不快樂、愈來愈散亂、愈來愈不安心、愈來愈迷惑、愈來愈自私,恐怕就得重新考慮這個法門是否適合自己了。


第一節 息止觀

        息就是呼吸,歷來各類修行法門裡,運用呼吸作為鍛鍊系統是最為普遍的形式。阿含經將此種觀照呼吸的方法稱為安般法,有接觸過南傳內觀者,應該不會陌生。在北傳的天台宗,將安般法又加以發展成六種交互循環過程--數、隨、止、觀、還、淨,稱為六妙門。在台灣許多初接觸靜坐或止觀的人,都是由此開展學習之路。而藏傳修法儀軌裡,與風息有關的九節佛風法、寶瓶氣,皆為很重要的內法基礎。除了佛教外,印度大多數的瑜珈修行,全與鍛鍊呼吸有關,還有中國道家內丹修練,也是離不開呼吸,更不用說根源印度、西藏,盛行於歐美的新時代運動了。

        上章已經簡單介紹過以息為所緣境的基本練習,所以不再贅述於靜坐利用呼吸修定的方法。在此將嘗試帶領大家,把息轉化為「觀」法中治病的藥,讓呼吸在鍛鍊定力的過程裡,多附加一種改造潛意識的功能。這裡提出兩種方式供習者參考:


一‧觀息為淨滌之風

1‧靜坐緣數息→隨息,慢慢將息觀想成為淨化我們身內業障的清風,這股清風源自法界,與涅槃等流。

2‧剛開始,這股清風隨著我們吸氣進入體內,隨著呼氣離開身體。但每一次進入身體的範圍愈來愈大,由胸腔、腹腔滲透到肉、到手、到腳,幾次呼吸後,漸漸布滿我們全身。但記得這並不是呼吸愈來愈用力的緣故,反而呼吸會愈來愈鬆、愈來愈慢。

3‧當這股淨化的風息布滿我們身體後,它開始緩緩溶解所到之處所聚積的業力,這些業障沒有顏色、沒有形態,只有顯現出一種能量。我們一直在不知不覺中,被這種業的能量牽引、控制,無法擺脫,但現在卻讓這股風息給融化了。

4‧融化業力的腳步,先由身體再到嘴巴(所造的語業),然後到意識,再到七識、八識。範圍愈來越大,也愈來愈深。當覺得大部分業力都完全融化後,便將這些溶解的能量,跟著呼氣排出體外,進入虛空之中。

5‧隨著幾次清滌,風息在體內進出愈來愈沒有阻礙,甚至漸漸沒有內外之分,也不再有業力可消除。息的流動,就如在虛空裡流動一般,直到息也成為虛空的一部分。於是於業無業,於息無息,於虛空無虛空,唯存聖默然。然後離開靜坐後,將上述體驗形成感觸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6‧這個修行方法,就算尚未令人體證涅槃,也可以幫助習者排除內在負面情緒,如壓力、自責、焦慮、昏沉、恐懼、貪執等等,且對身體機能也有正面作用。因此對於止觀初學者,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二‧觀生命只在呼吸間

1‧靜坐緣數息→隨息,逐漸於意識裡浮現出自己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刻,現在進出身體的氣息,正是臨終時進出身體的氣息。

2‧懷著珍惜的心情對待你的出入息,它就像你的家人、朋友伴著自己度過了悲、歡、苦、樂,起起落落的一生。但是在下一刻,它可能將與你永遠分別。

3‧讓意念陪著你的吸氣,進入你的身體,又陪著你的呼氣,離開你的身體,而每一次的離開,都有可能不會再回來。

4‧你知道這是你無法控制、無法挽留的必然路程,因此你只能默默承受這結果,珍惜這僅存的時光,好好和呼吸相處。

5‧這個觀法的根源,來自於阿含經中所記載,釋尊告戒諸比丘,生命只在呼吸之間的警語。它與觀「死」不同,習者不必觀呼吸離開身體後死亡過程,只要感受死亡隨時都會來臨,好好珍惜眼前這呼吸間的一刻。如果在觀中產生對死亡的恐懼,便發願於死亡後求生淨土,然後再回到陪伴出入息之上。

6‧此修行方式,可以讓習者速悟無常,摒棄懈怠、懊悔、虛華而勇猛精進。對於定力增進,有很強助力,且能加深修學者的出離心。


第二節 歸一止觀(六攝歸一止觀)

        這個止觀形式的原理,在於將所有修行儀軌,濃縮成一個精華,並用一個字統攝這個精華。不論是在靜中修觀,或在動中修止,也就是一切日常行為,全以這個字當最高指導原則。根據經論所載修證理趣、先師指導教門與個人實踐經驗,我整理了六個字作為歸一止觀的凝聚點,分別是「斬、鬆、破、離、淨、覺」,並稱之為六攝歸一止觀,此六攝法可循環交互運用,也可以一門貫徹到底(不過「六攝」尚有另一層涵義,也就是將「六根」統攝於一根,將「六境」統溶於一境,將「六識」亦統歸於一識,將一切萬緣萬行統於「一攝攝心」)。以下分別解說前述六個字的代表意涵及修習方式:

一‧「斬」止觀

        一般人定力不好,往往是因為習慣於瞻前顧後,外在境界現前時,就被外境所擾、所迷,而依附、沾黏在外境之上,無法真正活在當下。先師有句名言:「傾宇宙之力活在眼前之一瞬」,正是對治這個問題的最佳勉示。若能於生活中養成斬斷妄念、斬斷前後、斬斷時空,甚至「佛來斬佛,魔來斬魔」的大氣魄,那麼道業又何愁不成呢!

1‧先在靜坐裡浮現出自己的影像,並觀照甚麼情況的自己,是處於沒有妄想,活在當下的狀態。把這個「活在當下」由外而內,由身體到意識乃至潛意識,逐漸擴散、慢慢加深,一直到整個人全然不被外境所動,唯有眼前的清明而已。

2‧接著開始浮現出自己平時在甚麼情況之下,是處於瞻前顧後、被外境所牽引的狀態。最好能夠浮現具體事件的影像,例如後悔上週有支股票沒買;擔心下個月聚餐要穿甚麼;一面工作,一面想著假日要和朋友去玩的事;和家人出遊,又想著週一工作要做些甚麼。儘量讓影像清晰重現,並尋伺觀察自己當時的身心境況。

3‧然後將這種瞻前顧後、被境所迷的狀態,和前面那種活在當下的展現做比較。並想辦法斬斷一切,讓處於沒有活在眼前情境裡的自己,能夠活在眼前。

4‧等離坐回到日常生活中,仍持續觀察自己是否沒有活在眼前。一旦感覺有妄想、沾附外境,就立刻斬斷。讓自己回到工作只是工作,說話只是說話,吃飯只是吃飯,唱歌只是唱歌,思考只是思考的單純境界。剛開始的「斬」也許有些刻意,不過一旦熟練後,往往只要發現沒有活在當下,就已經回到當下裡,不需要另外起一個「斬」的念頭。

5‧如此靜中→動中→靜中反覆循環,時間一久,功夫日深,「斬」就會成為一種習慣,並慢慢化為個性的一部分。到了最後,無論於靜中、動中、醒時、夢時,皆能無作意的活在眼前一瞬,就算完成此修習目標。


二‧「鬆」止觀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大都處於一種「緊」的狀態卻不自知。壓力大是一種緊,生氣是一種緊,焦躁是一種緊,慾望是一種緊,執著是一種緊,眾多的「緊」束縛住我們,讓我們身心交疲,無法自在。相反的,一個安心解脫、證得涅槃的人,應該是常處於寬坦自如、隨遇而安的輕鬆境界。因此運用摹擬這種「鬆」的自在情境,讓我們最終也能趨近徹底身心安定的目標。

1‧先在靜坐裡浮現出自己的影像,並觀照甚麼情況的自己,是處於放鬆的狀態。將這個「鬆」由上而下,由外而內,由身體到意識乃至潛意識,逐漸擴散、慢慢加深,一直到整個人處於全然輕安,沒有作意,沒有緊張之間。

2‧接著開始浮現出自己平時在甚麼情況之下,是處於緊張、作意、不鬆之中的。最好能夠浮現具體事件的影像,例如今天跟老闆報告的時候;開車在路上,有人在我車後猛按喇叭的時候;聽同事說有人背後談論我壞話的時候等等。儘量讓影像清晰重現,並尋伺觀察自己當時的身心境況。

3‧然後將這種不鬆的狀態,和前面那種鬆的呈現做比較,並想辦法讓處於不鬆情境裡的自己也逐漸放鬆。

4‧等離坐回到日常生活中,仍持續觀察自己是否不鬆,一旦感覺不鬆,就立刻放鬆。由外表的緊,到內在的緊,逐一慢慢化解。剛開始也許有些刻意,不過一旦熟悉後,往往只要發現不鬆,就已經在鬆裡,不需要另外起一個要自己鬆的念頭。

5‧如此靜中→動中→靜中反覆循環,時間一久,功夫日深,鬆就會成為一種習慣,並慢慢化為個性的一部分。到了最後,於緊中不覺有緊,於鬆中不覺有鬆,鬆緊一如時,就算完成此修習目標。


三‧「破」止觀

我們之所以無法安心自在,往往是由於我們的身、心、內、外皆被許多無形的框架所束縛。因為二元對立的觀念,我們會執著甚麼比較好,甚麼比較壞,甚麼比較美,甚麼比較醜,甚麼比較輕鬆,甚麼比較辛苦等等分別,無法以平等心面對所遭遇之境,才導致不甘、憤怒、貪戀、逃避、後悔等業力障蔽。而「破」正是為了瓦解這些觀念枷鎖所設立。

1‧先於靜坐中浮現出自己的影像,並觀照甚麼情況的自己,是處於打破二元對立,以平等之心面對一切外境的狀態。將這個狀態由外而內,由身體到意識乃至潛意識,逐漸擴散、慢慢加深,一直到整個人處於無有分別,無有執著之間。

2‧接著開始浮現出自己平時在甚麼情況之下,是處於有分別、計較、好惡之心的,最好能夠浮現具體事件影像,例如吃東西時非得想去吃好吃的;坐在公車上,旁邊站著一個穿著邋遢,發出異味的人;看見雜誌上的模特兒,評論他長得漂亮或不怎樣;看見高官、有成就的人便敬佩他、厭惡他、崇拜他或害怕他等等。儘量讓影像清晰重現,並尋伺觀察自己當時的身心境況。

3‧然後將這種有分別心的狀態,和前面那種無分別心的展現做比較,並想辦法打破此二元概念,讓處於有分別心情境裡的自己,也逐漸轉化為無分別心。

4‧等離坐回到日常生活中,仍持續觀察自己是否還有分別、計較、好惡之心,一旦感覺有,就立刻打破,回歸於無分別。由外表的分別行為、規矩框架,到內在的分別意識、嫌惡企求,逐一粉碎瓦解。剛開始也許有些刻意,不過一旦熟悉後,往往只要發現有所分別,就已經在「無分別」裡,不需要另外起一個要自己打破分別心的念頭。

5‧如此靜中→動中→靜中反覆循環,時間一久,功夫日深,「破」就會成為一種習慣,並慢慢化為個性的一部分。到了最後,粉碎虛空、打破一切「見」,連「破」都打破時,就算完成此修習目標。


四‧「離」止觀

        在第一個敘述的「斬」止觀裡,我們提到當外在境界現前時,一般人就很容易被外境所擾、所迷,而依附、沾黏在外境之上,也就是佛教中常說的「著相」。《金剛經》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便是此理。然後又說:「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本止觀中的「離」,即是由此而出。「離」可以是動詞,代表離開--心念離開所著之相,所迷、所沾附的外境即是。也可以是形容詞,代表距離--形容心念與諸相、外境有所距離,故不被其所迷、牽引。兩者看似為二,其實本質為一。

1‧先在靜坐裡浮現出自己的影像,並觀照甚麼情況的自己,是處於不著相的狀態。讓這個狀態由外而內,由身體到意識乃至潛意識,逐漸擴散、慢慢加深,一直到整個人處於心離諸相,見相非相,沒有相的概念存在。

2‧接著開始浮現出自己平時在甚麼情況之下,是處於著相、被相所迷。最好能夠浮現具體事件的影像,例如看見美女、帥哥會比較喜歡;看見有學問的人比較尊敬;在郊外看見地上有些髒,不想坐下;買東西、穿衣服一定要名牌、有格調或漂亮的等等。儘量讓影像清晰重現,並尋伺觀察自己當時的身心境況。

3‧然後將這種著相的心態,和前面那種不著相的展現做比較,並想辦法離開諸相,與外境保持距離,讓處於著相裡的自己,也逐漸不再著相。

4‧等離坐回到日常生活中,也持續觀察自己的狀態是否著相,只要感覺被相所迷、被外境所轉,就立刻離開所沾附之相。接著就持續維持在「離」--與相有所距離,不沾附其上。並且只要發現不離,就立刻離。剛開始也許有些刻意,不過一旦熟悉,往往只要發現著相,就已經在不著相裡,不需要另外起一個要「離」的念頭。

5‧如此靜中→動中→靜中反覆循環,時間一久,功夫日深,「離」就會成為一種習慣,並慢慢化為個性的一部分。到了最後,於「著」中不起「著」見,於「離」中不起「離」見,亦著亦離,不著不離,終日於一切相中不見一切相,就算完成此修習的目標。


五‧「淨」止觀

自性涅槃,又稱本來清淨涅槃,是人人本來具足的自性本心,一切法的原始狀態,也就是佛性。人為了解決痛苦而追求涅槃,卻不知涅槃自本以來從未離開。我們因為無明與無知,無端生起痛苦、煩惱、自在、解脫、涅槃等概念,因而翻騰造作,空自忙碌。馬祖大師云:「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謂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趨向,皆是污染。」而「淨」止觀之「淨」字,就是本自清淨之意,既然涅槃本具,所以只需不再畫蛇添足便是。

1‧先在靜坐裡浮現出自己的影像,並觀照甚麼情況的自己,是處於沒有汙染的狀態。前述馬祖大師所言:「有生死心,造作、趨向,皆是污染。」因此反過來說,無生死心,無造作,無趨向,即是無汙染。將這個「無染」由外而內,由身體到意識乃至潛意識,逐漸擴散、慢慢加深,一直到整個人處於沒有衝動,沒有作意,沒有恐懼,沒有顛倒夢想之間。

2‧接著開始浮現出自己平時在甚麼情況之下,是處於有汙染的狀態。最好能夠浮現具體事件的影像,例如想要讓某人對自己印象比較好;想要解釋、說明甚麼;想過更好的生活;想要不煩惱,想要不痛苦,想要輕鬆,想要打破甚麼,想要定,甚至想要不汙染等等。儘量讓影像清晰重現,並尋伺觀察自己當時的身心境況。

3‧然後將這種汙染、不淨的心態,和前面那種無汙染、「淨」的展現做比較,就會發現不管如何整治、如何努力修證,也都是一種汙染,於是停止造作、停止企求,便是停止汙染。

4‧等離坐回到日常生活中,仍持續觀察自己是否出現汙染,一旦感覺不淨,就立刻停止汙染。剛開始也許有些刻意,不過一旦熟練後,往往只要發現不淨,就已經在「淨」裡,不需要另外起一個要自己「淨」的念頭。

5‧如此靜中→動中→靜中反覆循環,時間一久,功夫日深,「淨」就會成為一種習慣,並慢慢化為個性的一部分。到了最後,於淨中不見有淨,於汙染中不見有汙染,淨染無別、萬法一如時,就算完成此修習目標。


六‧「覺」止觀

        此「覺」之攝法,可以是前五法的總結,也可以是前五法的起始。說總結是因為所有攝法到了修證完成時,皆僅餘湛然明覺;說起始是因為所有攝法皆因有「覺」才能起修。所以起始亦是終點,終點亦是起始,起始不是起始,終點亦非終點,於一切時、一切地、一切法唯「覺」而已。於「覺」之中,不「斬」、不「鬆」、不「破」、不「離」、不「淨」,只需「覺」。這個「覺」就是覺知、知道。清楚知道一切,但不必迎拒、不必判斷、不必修正。

1‧先在靜坐裡浮現出自己的影像,並觀照甚麼情況的自己,是處於「覺」的狀態。將這個「覺」由外而內,由身體到意識乃至潛意識,逐漸擴散、慢慢加深,一直到整個人處於默然覺知之間。

2‧接著開始浮現出自己平時在甚麼情況之下,是處於不覺之中的。最好能夠浮現具體事件的影像,例如說話說到一半,忘了說話的重點;有時突然發覺剛才有一段時間是閃神空白的;就在此刻當下,自己是覺的嗎?等等。儘量讓影像清晰重現,並尋伺觀察自己當時的身心境況。

3‧然後將這種不覺的情形,和前面那種覺的展現做比較,但不必後悔、懊惱或對治它。僅需默默知道,不用將不覺改成覺,也不用認為不覺就不好。知道就知道了,不知道已成為過去,只要繼續知道就好。

4‧等離坐回到日常生活中,也持續保持對自己當下的覺知,一旦發現不覺,便已經回到覺,不需要另外起一個要自己覺的念頭,也不必修正所覺知的任何事,就這麼默默與天行,與法界渾然無諍即可。

5‧如此靜中→動中→靜中反覆循環,時間一久,功夫日深,「覺」就會成為一種習慣,並慢慢化為個性的一部分。到了最後,無覺不覺,一切皆覺,於覺中不知有覺,於迷中亦不見有迷,覺與迷無二無別,吾與法界無二無別,吾亦與覺無二無別,就算完成此修習的目標。


第三節 其他止觀略述

一‧法義止觀

        觀法義不是一種單一形式的修習儀軌,它是將佛教經論中所記載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具體形象,作為觀修引導工具的原理方法。其基本步驟與前章所述觀詩詞佳句大致相仿,但在此又特別提出標列的原因是,經論裡的文義,不但具備敦品勵德的功能,往往也是明心見性、開啟般若智慧的最佳法鑰。雖然一剛開始,我們或許無法立刻藉由經典體證涅槃,但是透過法義的觀行,卻可以運用其內在意涵薰化我們的行為、意識、潛意識。甚至在不定的時機點,還能協助我們粉碎虛空、徹見法性。

        經論內容的選擇,可以是全本、單章或其中一句,例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於諸境上心不染著,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等等。先師鼓勵我們多閱讀、吟詠阿含、般若、中觀、禪典、淨土等經論,我個人深蒙其利,也推廌大家往這些方向尋找自己喜歡、契機,讀起來有感觸的內容,做為修習法義止觀的橋梁。

        正式修習的第一個重點,仍在平日的吟詠,當吟詠熟悉、有所感觸後,就在靜坐中將這個感觸凝結出畫面尋伺觀察;或亦可無畫面,僅浸淫在此感觸裡。凝結出畫面觀察,可以幫助我們對法義的體會更清晰;浸淫在感觸,可以讓我們對法義的體會更加深刻。這種薰習力量非常巨大且不可思議,如此經常反覆吟詠、體會、觀察、浸淫經論文句之中,其意涵便漸漸由你的意識貫入潛意識,然後直接影響到我們的行為。一旦這種影響根植成為觀念、個性、動力、意識形態後,見性悟道剩下的只是時間與時機的問題了。


二‧臨死止觀與中陰止觀

        臨死止觀與中陰止觀的方法與目的大同小異,前者以面臨死亡之境為止觀對象,後者以身處中陰過程為止觀內容,兩者皆能讓我們貪嗔淡薄、速發出離心,並且維持精進不放逸的動力。現今學人工夫無法成片,參修動力時強時弱,多因對無常迅速、身命危脆缺乏深刻體會。我們每個人早就都被宣判死刑,只是執行日期還未確定而已,但這一天終究會來到眼前。與其到時措手不及,還不如提早做好準備為是。

三‧法印止觀與三昧止觀

        法印止觀指的是以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作為止觀的對象。三昧止觀則是以三種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作為止觀的對象。三法印中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與空三昧代表的是現象與準則,所以是以「因」和「過程」為觀行。涅槃寂靜與無相三昧、無願三昧代表的是本質與結果,所以是以「果」為觀行。

        法印止觀的修習方式與前述幾種止觀大略相同,只是觀修的對象分別改為三法印而已。在入定觀修前,要先一一對三種法印進行了解與思考,等到基本聞思成熟後,再進入未到地定裡觀察。於定中須將三法印具像化,並比對生活行為上、意識習性裡有無違反三法印之處,然後出定之後再予以修正。這個對三法印觀修的方法,正是先師所傳「止觀雙運」的主軸,有興趣深入了解者,可於其著作或網路上查閱到他的完整教法,我於此便不再贅述(
現代禪的教育,四十六、止觀雙運http://www.masterlee.url.tw/)。

        空三昧的修習方法,一般須先經由聞思階段將「空性」的內容深入解析,迨表層意識已經對「諸法畢竟空」的原理基本掌握,再進入止觀定境中融會貫通,過程與上述法印止觀類同。而無相三昧與無願三昧因為是由果地起修,一般是已經擁有三昧經驗(開悟見性)者較好掌握(這個三昧經驗可由自證,也可由師承引導而獲得),就像曾經爬上過山頂者,想要再度前往,總是對路途比較熟悉。如果不然,則需依「果地見」起修,雖未親證果地,但對果地狀態進行了詳細的思考、分析、揣摩、比對,大致掌握其面貌輪廓,然後再按照這些摸索後的見解,作為觀修運用的方向。先師也曾針對此果地起修的原理,創設了「本地風光」法門,詳細論述可以在其書籍或網上獲得(
現代禪的教育,四十八、本地風光http://www.masterlee.url.tw/)。

四‧宗派止觀形式略述

        本文開篇時我便提出「凡佛教內具有修證實效的法門,皆具備止觀形式」。以下約略就其中三個法門簡析其原理:

1.禪宗
初期禪宗指導學人多以直指人心,禪師直接將果地經驗傳承弟子,弟子們依此經驗繼續修習,屬上述無相三昧與無願三昧之範疇。後期禪宗因學者日廣,禪師無法一一深入指導,於是出現看話頭、參公案方式,以話頭、公案做為所緣境,一能起到收攝心念功用,二能盤整習者聞思,但是目的仍在讓參學者了悟本心,接下來還需依此悟見或悟境保任深化,此時方向、目的、流程與初期禪宗並無不同。不過因為初期禪宗時的求法者大多禪定基礎深厚,義學聞思成熟,因此祖師言下開悟者眾多,日後成為法門龍象者亦盛。但後期習禪者基本功不夠扎實,常流於玩弄言詞之口頭禪,以致看似法眾蓬勃,但堪任法器者卻日漸凋零。

2.密宗「本尊觀修」與淨土宗念佛法門
外在形式上,密宗本尊觀修以本尊形象做為所緣境,不但可藉此深化習者定力,並可將本尊所具德行透過觀修薰染學人;淨土法門以佛號為繫,或以願生極樂之念為繫,或以彌陀、淨土形象為繫來長養學人止心,並以彌陀慈誓為「觀」,感化念佛之人。此兩種修證法門皆止觀並行、並具,將定慧等持和悲智雙運的內容融攝其中,再加上蘊含不可思議的法界力量,實在是止觀形式的巔峰展現。


結語

        最後再次引用先師過去對止觀教法留下的註解:「佛法解脫的原理不離止觀,是指凡正宗的、上乘的佛教修行方法,其中必含有和止觀同樣或者相似的內容--也就是心志念念分明統一有力(止),以及深信深解、感觸感悟五蘊世間苦空無常無我如夢如幻(觀)。」又說:「佛教修行的方法有多種,不過大體上不離修止與修觀。止就是修定力,培養冷靜、清醒、專注、強韌的心力、意志力;觀就是修智慧,培養契合事實真相的思考習慣和判斷能力,好去尋思、探索宇宙人生的道理。當人們透過止觀雙運的方法,獲得正確的結論之後,便應起而力行,在日常生活中廢棄自性的言語行為、自性的身體行為、自性的起心動念行為。大小乘經典,修行的方法雖有很多種,但我想原理不外如此吧!」個人在前述幾章的文字,只不過是對上師這兩段話的延伸而已。

南無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後記
 
        這篇講義撰寫初期,僅是想要將自己於上師往生後重新探索其止觀雙運教法的心得做一記錄,並未計畫正式出版。兩周前,溫金柯師兄來信問我是否願意將此講義附於上師往生十周年紀念文集中一起出版?我看了後非常感動,金柯師兄才學淵博,他的文章一直是我汲取養分重要來源,能受到他肯定,當然令我十分喜悅。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對我的關懷與照顧,無論在生活與道業上,他總是默默的鼓勵著我。這篇講義的內容雖不免尚有許多疏漏,但也算是另一種對上師的「呈心所見」,於是我答應了金柯師兄邀請,也希望文中所提供的淺見,確能為如我這般曾在低谷深淵者,描繪出一條可行之道。上師往生後,很慶幸還能與金柯、敏慧、美珍、玉珠、明徹、明堅、明照、明實、文言……等師兄姐所組成的小小共修團體一起相互扶持學習,雖然我長期不在台灣,但有了他們,心中便不感孤單。謝謝上師所遺留下給我的寶藏:他的行持典範、他的「法」以及這群可愛的人。
 
二○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於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