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典籍暨考辦

用見修行果來看六祖壇經( 溫金柯老師)發佈日期2021/08/30

用見修行果來看六祖壇經
 


(一)聞思誦讀《金剛般若經》即得開悟見性

〇見一客誦經。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遂問:『客誦何經?』客曰:『《金剛經》。』
(弘忍)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
(弘忍)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
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

參考上師法語:
            上次談到,原始佛教側重的修行方法是苦集滅道(四聖諦)與八正道。到大乘佛教時,智慧深廣的菩薩們自八正道與四聖諦中攝取精要,直接教人觀諸法如夢如幻,使心無所住、無所執。大乘般若的方法比起原始阿含的教法,是更精要的。在般若空義的薰習下,根基深的人,光讀誦般若經典,就能馬上相應而得開悟;即使因定力不足,致使過去曾有的悟境退轉,當再度吟詠般若教典時,悟境也能重新恢復。比如,當他吟詠「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或是「若菩薩欲度眾生即非菩薩,若菩薩欲修禪定即非菩薩,若菩薩欲對治煩惱即非菩薩,若菩薩欲求佛果即非菩薩,若菩薩欲求法眼淨即非菩薩」等經文時,都可能豁然領悟,心花開放頓見本來。
           利根或曾經開悟過的人,與般若經較容易相應,但一般修行人卻很難如此,常是在看經典的當時,感覺:「啊!真好!」一片光明與清涼的覺受,但這只是浮光掠影而已,等一下遇見不如意的事,照樣生起世俗計較之心,悟境又退轉了。又如讀地藏經時,讀到「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非是罪業」時,雖然當下生起了懺悔心,不再自大我慢,但轉個頭與人聊天,悟境又不見了。般若法門雖然精要,但困惑初學行人的是——不知如何長養聖胎。

 
(二)如果不能聞即得悟,必須透過善知識示導見性
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頓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復如是,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聞法不自開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猶如大雲覆蓋於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一切經書,因人說有。緣其人中有愚有智,愚為小人,智為大人。愚者問於智人,智者與愚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
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
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方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參考創巴仁波切:
    經過所有的準備工作之後,你終於可以生出菩提了。下一步就是去找一位上師,請他開示你證悟之境,像是他保有你的財產——就像你的東西在別人那裡,你去請他歸還一樣。不過,雖然事實就是這麼一回事,但你卻必須透過一套儀式程序。一旦你向上師求教,你會指導你該如何做,這就是所謂的傳法。
  傳法一詞專用於金剛乘與佛教瑜伽的法教中,在藏傳佛教與禪宗中使用最多。傳法並非指上師將他的知識或心得分給弟子——那是不可能的,甚至佛陀也無法辦到——重點在於,我們必須停止收集更多東西,反而應將已有的設法出清才是。為了避免收集更多、為了避免繼續對自我充電,是有必要去向某位外人討點什麼,以使你感覺那東西是他給你的。如此一來,你就不覺得那是他將你的財產還給你,而認為是他給了你他的珍貴之物,你對上師也會因而心懷感激。這對於自我也具有保護作用,因為你不將它視為是自身之內的發現,而是別人給予你的——是上師送給你這分禮物。
  雖然實際上像我們剛才所說,〔傳法〕並非將某件東西給予你,而只是你本身之內的發現。上師所能做的不過是製造適當的情況,而情況與環境可使弟子的心達到適當的狀態,因為弟子已到達那裡。就像我們去戲院看戲一樣,一切都已為你預備妥當,諸如座位、舞台之類,因此你去戲院的事實就令你自動感覺到自己是在參與某一特殊事件。每當我們去到某處或參與某事時,我們都成為它的一部分,因為環境已經造成。就〔傳法〕而言,情況或許有所不同,不過仍然有一個特定的環境 ——上師可能根本一言不發,也可能長篇大論地解說一番,或許他會舉行某種儀典,他也可能做些相當荒謬的事。

 
上師法語:
直指人心,意即不落階級,不歷次第,直截地為行人指引原本即有的清淨本心。在此所謂「原本即有的清淨本心」乃就現實、現前的經驗,指出人人皆有最單純、最自在的一念清淨心,即使無惡不作的惡人亦然。

 
(三)見性是入法之門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祖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
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
上師法語:
    緣起正見有三種:一、 不離聞思之緣起正見。二、 定心相應之緣起正見。三、 現量創見之緣起正見。……上述兩種「緣起正見」雖然已屬難能可貴,但仍然未斷「邪見」與「疑惑」之根,尚屬無明所生的染污知見。只有第三種——「現量創見的緣起正見」才是真正的「正見」,才是無漏的般若慧。……
正當高峰經驗來臨時,兩者的差別何在?首先想說的是:前者的特色是頓時明白了許多許多的道理,後者則禁不住,忍不住地笑出來:「啊!過去多麼地笨呀!」「啊!過去多麼地無知呀!」然後,若有所說,純屬對治來人的「病苦」。至於自己呢?則悠遊於平常的世界中,雖生猶死,無掛無礙;雖死猶生,應用隨緣。
 
    1988年5月26日:見道者的十二種心行:沒有渴愛;沒有矛盾;沒有追求形上的野心;沒有「此是真理,餘者皆非」的心態;沒有虛榮自尊;謙卑好學、常行普敬;重視公平制度、團隊精神;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正邪兩忘、生死一如;不計功利的癡情傻勁;無作意趣向涅槃;如江如海之大悲心。
 
    1995年6月24日:所有的佛教經論對一個修行人最主要的意義在於︰說服他放下一切思慮趕快修行。(按:放下一切思慮來修行,應該就是悟道吧!)
 
「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自從認得曹谿路。了知生死不相關。」
昔日,行萬里,讀萬卷,醒夢無間,苦苦摸索,爲的是尋找安心。
直到瞧見實相的那一刻起,方才明白三藏原來是一場騙局,生死從來和我不相干!
 
在原始佛教,初果斷三結:我見、疑、戒禁取見。在這同時具足四不壞淨:於佛不壞淨,於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四)本心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
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方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惠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復問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惠能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明曰:『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師也。』惠能曰:『汝若如是,吾與汝同師黃梅,善自護持。』
祖復曰:『昔達磨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故云:『開佛知見。』吾亦勸一切人,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瞋嫉妬,諂佞我慢,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汝須念念開佛知見,勿開眾生知見。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間。」
 
修:離散亂、離戲論

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言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闇。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是。」
特別聲明,雖然『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但是般若行,並不是百物不思的定,而是心離取相無戲論的定。

莫百物不思,而於道性窒礙。
有僧舉臥輪禪師偈曰:「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
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因示一偈曰:「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却,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
此門坐禪,元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是不動。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著也。若言著淨,人性本淨,由妄念故,蓋覆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淨;起心著淨,却生淨妄。妄無處所,著者是妄。淨無形相,却立淨相,言是工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却被淨縛。
定慧一體,重視的是含有智慧(離戲論)的定,而不是沒有智慧(離戲論)的定。

善知識!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善知識!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菩薩戒經》云:『我本元自性清淨。』善知識!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
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
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其法無二,其心亦然。其道清淨,亦無諸相,汝等慎勿觀靜及空其心。此心本淨,無可取捨。各自努力,隨緣好去。」
 


如思益梵天所問經、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所示,大乘的行主要在:於己「悔過除罪」,於他「順眾生意」、「於他功德起隨喜心」,然後「禮敬諸佛」。六祖的行門也可與之類比。
(一) 無相頌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修行的重點,唯在改革自己的盲點。)
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
(不要惱損眾生。)
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無道心,闇行不見道。
(不要貪著世間,而要念念在道。)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但自却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脚臥
(修行的重點,不在改革別人的過失。)
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
(度化他人的重點,在於破疑解惑。)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生活的己界就是成佛的道場。)
正見名出世,邪見是世間,邪正盡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亦名大法船,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
 
(二)什麼是功德?
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
(內心無染,常行普敬)
 
(三)關於念佛,六祖強調的是內在的佛而不是外在的佛。
觀無量壽經: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六祖強調的就是去此不遠
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即身中十惡八邪,便是說遠。說遠為其下根,說近為其上智。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
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覩彌陀。
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惠能與諸人,移西方於剎那間,目前便見。各願見否?」
(悟道者的念佛與不具足正見者的念佛,有一個根本的差異。在此特別突顯出來。)
 
(四)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諠,
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
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閒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
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
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種,含藏長養,成熟其實。一相一行,亦復如是。
我今說法,猶如時雨,普潤大地。汝等佛性,譬諸種子,遇茲霑洽,悉得發生。承吾旨者,決獲菩提。依吾行者,定證妙果。
 
方便
 

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
 

吾若言有法與人,即為誑汝。但且隨方解縛,假名三昧。
 

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脫知見。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戲三昧,是名見性。」志誠再啟師曰:「如何是不立義?」師曰:「自性無非、無癡、無亂,念念般若觀照,常離法相,自由自在,縱橫盡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頓悟頓修,亦無漸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諸法寂滅,有何次第?」
 

「學道之人,一切善念惡念應當盡除。無名可名,名於自性,無二之性,是名實性。於實性上建立一切教門,言下便須自見。」
 

說一切法,莫離自性。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
若有人問汝義,問有將無對,問無將有對,問凡以聖對,問聖以凡對。二道相因,生中道義。如一問一對,餘問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
 

無見無諍
一切無有真,不以見於真,若見於真者,是見盡非真。
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
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 莫於大乘門,却執生死智。
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
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執逆諍法門,自性入生死。